二维码 关闭

联系我们

  • 电 话:0391-6701389
  • 传 真:0391-6701331
  • 邮 编:459001
  • 邮 箱:jymybgs@163.com
  • 销售电话:0391-6701315
  • 地 址: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

企业文化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华体会网站 > 企业文化

我的矿山情怀

发布:edkhcpjv 浏览:5000次

     外公是煤矿的一名老矿工,42年大逃荒,肩挑两筐带着全家从徐州逃荒到济源,最后在济源煤矿落户安家,四个舅舅后来也在煤矿工作成家,是矿山养育了外公一家人。在煤矿有许多几代人都在煤矿工作、生活,在他们心里,始终与矿山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情谊。

     我对煤矿并不陌生,逢年过节都要在母亲的带领下,来到煤矿看望外公外婆,所以对煤矿很熟悉也很亲切,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。在我儿时的记忆里,大舅在一矿工作,从一名矿工干到队长,我们觉得大舅很威风,小孩子们都很害怕他,看见小孩子们调皮,大舅两眼一瞪,像极了老电影《三进山城》中的日本小野。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当时外公他们一家人住的房子,也就是马寺街煤矿家属院,有独立的厨房,房子里面的布置跟城里的家属楼一样,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来说,我觉得条件要比我家好的多的多。

    儿时到煤矿外公家记忆最深的还有外公炒的肉特别香,至今回忆起来还直流口水。小时候家里很穷,奶奶瘫痪在床,父亲教书,每月工资十几元,兄妹四个上学,母亲在家照顾一家老小,还经常拉平车到煤矿家属院掏鸡粪挣工分。平时哪吃过肉,就是到过年,大年初一也是烩菜,那时候的烩菜可不像现在肉多,有豆腐、粉条、海带,顶多豆腐多点,肉也是几片大肥肉,到了外公家就不一样了,有肉吃,果盘里还有花生、瓜子一类的小吃,那时候就觉得在煤矿上班有工资,都是商品粮,生活条件也能改善很多。

     1999年操劳一生的外婆因病去世,2005 年,83岁的外公也驾鹤西去。每个人到老都想落叶归根,但在矿山工作生活一辈子的外公外婆早已把矿山当成了自己的家,临终交代身边的亲人,一定要埋葬在离矿山近的地方,这样就能天天守候在矿山,也能天天看着依然在矿山工作的亲人们。

     我与矿山真正结缘是在2002年,由于原单位破产,我成为了一名失业下岗人员,当时我28岁,正是人生中最为黄金的年龄,工作中的我也曾激情似火,对自己的事业也曾踌躇满志,但随着企业的破产,美好的愿望一切都随之烟消云散,为此我苦恼过我彷徨过,我一时不知所措。就在我感到前途渺茫、感到心灰意冷时,我找到了我原来的老领导齐总,希望能够安排一份工作,就这样,我幸运的成为了矿山的一员,我又拥有了一份我热爱的工作,对领导的感激之情也从此扎根在了心底。

     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济煤的困难时期,1998年二次创业动员大会上齐总振聋发聩的讲话我也没有听到,更没有和同事们一起经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,但从多次的会议上,从公司领导、从外公等老一辈矿工的讲述中,我深深地感受到济源煤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辛与不易,也深深感受到矿山的深沉和坚毅。从踏进矿山的那一刻起,我就在心里想,我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,我要尽快融入到这个英雄的团队,我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报答公司。我在工作中学习、锻炼,在工作中感受矿山的文化和精神。

     如今,公司又一次站立在风口浪尖上,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,我想每一位矿山人都在担心自己的岗位还能存在多久?更加体会到拥有一份工作是多么的幸福,因为工作岗位是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起点,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,失去了这个舞台,就失去了幸福的源泉。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我们的岗位,没有理由不去为矿山渡过难关尽心尽责!相聚是缘,能够在一起拼搏奋斗也是一种幸福和享受。二次创业我没有赶上,在这一次的生死保卫战中,我会与我的战友们一道并肩战斗,因为我珍惜这份矿缘,我也很看重这份情谊,我更愿意和大家享受在一起拼搏奋斗的幸福!(宗志霞)